2025年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10月31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走出去”导航网承办、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支持的RCEP赋能·京企投资泰国推介会在京举行。作为北京市2025年“走出去”系列活动核心环节,本次会议聚焦泰国投资价值与合作潜力,旨在助力京企把握RCEP机遇,深化中泰经贸合作。活动吸引中泰两国相关政府部门、国际机构、企业及商协会70余名代表参加。

推介会现场

嘉宾合影
政策护航:北京搭起京企出海“全链条支撑”
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焦刚用一组数据展示了京企“走出去”的强劲活力:2024年全市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突破千亿美元,2025年1-8月非金融类对外投资达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高端制造已成为投资主力军。

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焦刚致辞
据他介绍,在国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部署下,北京正全力构建支撑企业高质量“出海”的服务体系。北京市商务局已连续7年举办“走出去”系列活动,2025年更以“市区联动、部门组队、资源共享、抱团服务”的创新理念,拓展活动深度和广度。此外,同步打造的“京企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整合8大领域70家专业机构,提供涵盖资讯、专业服务及金融保险等一站式支持,助力企业高质量“出海”。

推介会由“走出去”导航网负责人辛福军主持
价值解码:泰国成京企布局东盟“重要枢纽”

泰王国驻华大使馆投资处公使衔参赞、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北京办事处主任陈安作推介
泰王国驻华大使馆投资处公使衔参赞、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北京办事处主任陈安透露,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泰投资金额高达2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投资热度持续攀升。从领域分布看,电器电子、汽车、金属新材料、化工以及农业食品成为中企的重点选择。为何泰国能持续吸引中国资本?陈安用“低风险、高潜力、强支持”三个关键词给出明确答案。他介绍,BOI推出的“税收减免+非税收激励”组合政策,不仅允许外资100%持股,还提供最长13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叠加“长期居留(LTR)签证”,从投资门槛、成本控制到人员流动,全方位为中国投资者打造低风险、高便利的营商环境。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彭波作分享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彭波则从RCEP的宏观视角进行了剖析。他指出,RCEP的“区域累积原产地规则”为“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全球销售”模式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撑。“泰国是RCEP的‘地理枢纽’与‘产业枢纽’。” 彭波分析称,泰国地处东盟中心,依托曼谷港、廉查邦港可辐射6.8亿消费者。随着中老泰铁路即将全线贯通,陆海联运时效将提升50%,这意味着京企在泰设厂能快速响应整个东南亚乃至更广阔市场的需求。
实务对接:多维度服务破解京企出海“落地痛点”
从“想出去”到“走得好”,离不开专业的服务支持。本次推介会汇聚了园区、金融、法律等多方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实务指南,精准解决企业“落地难、合规难、融资难”问题。

泰中罗勇工业园副总裁邬丹梅作分享
在园区落地方面,泰中罗勇工业园副总裁邬丹梅介绍,作为首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园区已吸引近270家中企入驻,投资超50亿美元。其“产业集群+本地化服务”模式,提供从“七通一平”基建到公司注册、签证办理的全流程服务,可实现“落地即投产”。

泰国汇商银行大众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瑶作分享

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毛琼叶
在金融支持方面,泰国汇商银行大众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瑶提出,凭借深厚的本土根基、混业经营能力及专设的中文服务团队,能为中资企业赴泰投资提供覆盖全阶段的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毛琼叶则详解了其“12+6”海外业务服务体系,覆盖东南亚、中东等重点区域,为企业提供从开户结算到汇率管理的全链条支持。

S.O.P.Law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陈友良作分享

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卜睿作分享
在法律合规方面,S.O.P.Law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陈友良提醒企业警惕“代持股权”风险,建议通过BOI审批或与真实泰方伙伴合资,确保合规经营;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卜睿则详解ODI审批流程、所需资料及法律责任,建议结合税务优化选择离岸架构。

交流互动现场
中泰地缘相近、商缘相通,RCEP为双方合作开启了“黄金窗口期”。此次推介会不仅为京企赴泰搭建“桥梁”,更标志着中泰合作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协同”新阶段——未来将有更多京企借势布局东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北京动能”,也为中泰建交50周年经贸合作写下新篇章。
来源:京企海外综合服务平台


